当前位置:主页 > 焦点 > 正文

坦克、北汽和奇瑞的越野之争,究竟哪台车能胜出?

来源:易车网 阅读量:17747 时间:2023-10-18 02:07:54

参选车型:

  1. BJ40
  2. 坦克300
  3. 捷途旅行者
  4. 哈弗猛龙

有不少读者朋友提出关于这四台车的相关问题,在坦克300的新款推出之前,购车预算在15-20万区间的准用户普遍偏爱BJ40,客观上也确实没有其他选项;虽然全新哈弗H5和日产帕拉丁的价格与其重合,其中哈弗H5的价格还要低一些,但是这两台车是偏向工具车定位“皮卡改”,车身大且重,灵活性一般、通过角较小、耗油量较高,所以一般并不推荐。

BJ40的车身尺寸相对小巧,而且更像是SUV,尤其是新款硬顶版的内饰更加竞争,所以是选它好还是选坦克300好呢?

在解读车辆特点之前需要先了解两个数据:

  • 坦克300 4C20B 2.0T系列,12.7L/100km
  • BJ40 HY4C20B 2.0T系列,13.2L/100km

这是两车的用户众测平均油耗,也就是真实的用户测试出的平均油耗;两车使用的发动机均为长城汽车的4C20B,HY4C20B的功率和扭矩略低一点,耗油量表现也略有一点点的线束,不过还算是在伯仲之间。

所以现在不应该讨论BJ40和坦克300该选哪台,而是能否接受这个耗油量。

以上只是平均油耗数据,是综合城市道路、畅通道路和高速公路的油耗,如果以城市道路通勤为主的话,其耗油量是可以轻松超过15L/100km的。笔者的驾驶习惯偏激烈,驾驶此类越野车或整备质量相当的MPV,耗油量一般都在20升左右。就算按照15升来计算吧,百公里的燃油成本会在120-130元左右,每公里的通勤成本至少一块多。

也许一公里一块多还不会感觉到夸张,但如果说是一万公里要承担一万两千多元的油费,是不是会感觉有些压力?

如果能接受这个用车成本,价格低一些、发动机和变速箱相同的全新BJ40性价比更高;反之,如果不能接受的话,建议等待三到六个月,选择坦克300 Hi4-T,也就是这台车的插电混动版。插混车会有上百公里的纯电里程,车辆可以充电,平时当做电动汽车使用,通勤成本普遍在0.1-0.2元每公里,用纯电模式行驶一万公里可比燃油版省一万元左右;长途驾驶用混动模式,平均油耗可以比燃油版低三分之一。

不过插混版的坦克300预计售价会在22万左右,价格应当会略高于燃油版的新款BJ40,但只要行驶里程多还是更划算的。

捷途旅行者和哈弗猛龙属于同一类车,不是越野车而是SUV。

有些汽车爱好者把旅行者、坦克300和BJ40放在一起对比,这是没有意义的对比,旅行者用的是普通承载式车身,坦克300和BJ40用的是高强度非承载式车身;所以旅行者只是一台外形硬派的SUV,并不具备高强度越野的能力,不过这种四驱车可以满足一般自驾游的需求,不准备开车下场地越野的话,这种车型完全可以满足了。

哈弗猛龙也是承载式车身的SUV,那么这两台车放在一起又该选哪台呢?

其实很好解答,旅行者的2.0T8AT四驱版预售价是16.09-18.09万,有187kW/390N·m的动力储备,综合油耗为8.83L/100km,实际平均油耗会在11L/100km左右。

哈弗猛龙是一台插电混动SUV,动力储备为282kW/750N·m,最低荷电油耗为5.98L/100km;这台车的动力远超过捷途旅行者,耗油量低了不止三分之一,重点是还有102-145公里的纯电里程。捷途旅行者虽然也有插电混动版,但猛龙的预售价只是16-19万,价格只会重叠旅行者的燃油版。所以这两台车的对比就像是坦克300 Hi4-T和BJ40的对比,插电混动汽车还是有绝对的用车成本优势;只要捷途旅行者这种做不到四驱混动版价格看齐猛龙,那最终建议选项就是猛龙。

至于BJ40倒是也会推出增程混动版,但是北汽讲了很久的BJ60增程混动版也还没有来,所以BJ40增程混动版更是遥遥无期,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坦克300了。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欢迎转赞评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分享到:

我来说两句

推荐阅读

作者信息

picture

苏小糖

文章总数:

简介:作者没有留下简介。

精彩推荐

  • 覆盖新市民、老年人等群体 平安健康保险多措并举迎78保险公众宣传日

    覆盖新市民、老年人等群体 平安健康保险多措并举迎78保险公众

  • 长城资产上半年业务数据出炉,新增收购金融不良资产债权规模433亿元

    长城资产上半年业务数据出炉,新增收购金融不良资产债权规模43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道富:ESG不应成为新的约束,而是内在驱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道富:ESG不应成为新的约束,而是内在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