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焦点 > 正文

深圳众擎科技人形机器人前空翻,突破背后的技术与挑战

来源:中国广告网 阅读量:16609 时间:2025-03-25 09:12:01 会员投稿

深圳众擎科技人形机器人惊艳前空翻,深入剖析背后技术与面临挑战

2025 年 2 月,一段人形机器人完成 270 度前空翻的视频在全球科技界掀起波澜。视频中,深圳众擎科技研发的 PM01 机器人凭借 1.38 米的轻量化机身,在 0.7 秒内完成从起跳至稳健落地的复杂动作,这一表现令人惊叹。此前,以波士顿动力为代表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完成过后空翻,而此次前空翻动作的完成,瞬间吸引了行业内外的高度关注。那么,前空翻对于人形机器人究竟难在哪里呢?

前空翻作为体操高阶动作,对机器人来说是多维技术耦合的挑战,难度远超常规行走或奔跑。在能量输出与控制方面,机器人要在 0.2 秒内将关节扭矩提升至 360N?m,相当于自重 9 倍的瞬时推力,这对能量瞬时输出与精密控制的协调性要求极高。空间感知上,腾空时头部传感器会因身体翻转面临 0.5 秒的视觉遮蔽,需在无视觉依赖下精准感知空间。落地冲击方面,40 公斤机体以 4.3m/s 速度触地,冲击力峰值达 2200N,平衡控制难度巨大。

为攻克这些难题,众擎科技实现两大技术突破。一是自适应行走算法与高动态运动控制系统协同优化,将动态控制精度与步态适应性纳入统一训练框架,实现毫秒级关节力矩响应。二是传感器融合技术,结合高精度惯性测量单元和视觉定位系统,实时监测并调整机器人空间姿态。众擎科技独特的技术路径设计也功不可没,直膝步态奠定运动基座,2024 年 10 月发布的 SE01 机型通过直膝行走算法将能量效率提升至 78%;硬件 - 算法协同进化体系,PM01 的技术跨越印证了 “三位一体” 研发范式。

众擎科技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深圳独特的生态优势。供应链上,以南山科技园为中心,34 家上市企业构成 3 小时工业圈,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超 90%,成本相较进口方案降低 58%。政策 - 资本方面,60%“训力券” 补贴算法训练成本、45 亿元年度政策包以及场景开放计划等提供有力支持。人才上,创始人赵同阳领衔的团队汇聚了来自小鹏鹏行、大疆等企业的顶尖工程师。

众擎科技的量产计划针对产业痛点,在工业、服务、应急救援等场景都有广泛应用前景。不过,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仍面临成本瓶颈、能耗优化和伦理规范三大关卡。前空翻动作的突破标志着中国企业在高复杂度运动控制领域实现技术领跑,众擎科技 “场景驱动研发 + 生态协同创新” 的模式,为硬科技创业提供了新范式 。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分享到:

我来说两句

推荐阅读

作者信息

picture

张仪

文章总数:

简介:作者没有留下简介。

精彩推荐

  • 覆盖新市民、老年人等群体 平安健康保险多措并举迎78保险公众宣传日

    覆盖新市民、老年人等群体 平安健康保险多措并举迎78保险公众

  • 长城资产上半年业务数据出炉,新增收购金融不良资产债权规模433亿元

    长城资产上半年业务数据出炉,新增收购金融不良资产债权规模43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道富:ESG不应成为新的约束,而是内在驱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道富:ESG不应成为新的约束,而是内在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