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海信网能史文伯:要约收购控制科林电气,不会终止后者上市地位
近日,备受市场关注的海信网能收购科林电气又有新动向。5月13日晚,科林电气发布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海信网能计划以33元/股的价格收购科林电气20%股份,收购目的直指取得科林电气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3月18日,科林电气公告,海信集团旗下青岛海信网络能源公司拟从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砚如、董事兼总裁屈国旺手中收购该公司5.1%股份。收购完成后,海信网能持有公司股票占后者总股本10.07%,实际掌握表决权19.64%,高于科林电气董事长张成锁所持11.07%表决权,成为公司表决权最高的大股东。
4月1日,海信集团与石家庄国资旗下平台公司石家庄国投分别发布公告,增持科林电气公司股份,持股比例分别达到21.93%和6%。同一天,科林电气董事长张成锁与副总经理邱士勇、董彩云、王永达成了一致行动人协议, 手握公司总计17.31%的表决权。与此同时,海信与张成锁双方也围绕本次收购多次发声,双方就科林电气控制权展开激烈争夺。
本次科林电器发布邀约收购书后,海信网能总经理史文伯接受了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针对本次收购始末、对科林电气下一发展的规划等焦点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回应。
南方财经全媒体:请简单介绍一下海信网能此次主动发起要约收购的原因和过程?
史文伯:海信本次实施主动要约收购科林电气股份,是合法合规的,在目前股权结构情况下也是合情合理的,我们也是在向市场和社会兑现取得科林电气控制权的承诺。优势企业通过产权市场的各种合法手段取得控制权来发展产业是合规合法的,是受法律保护、政策支持的行为,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这都是企业发展产业的重要和常见的途径。海信于5月10日取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经营者集中的审查批复文件后,第一时间作出主动要约收购科林电气股份的决定,充分显示出海信的决心和信心。本次要约收购完全符合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南财:请介绍一下海信通过此次要约收购取得科林电气控制权的具体细节和想法?
史文伯:海信在首次公告中就已明确,收购的最终目的是为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通过本次要约收购,海信的直接持股比例将接近35%,拥有的表决权比例将接近45%,按照《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投资者可以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即被认定为拥有上市公司控制权,因此海信将取得科林电气的控制权。我们认为,尽快结束目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不稳定性,从根本上解决控制权问题,将是促进上市公司经营稳定的根本措施,当然公司稳定更是公司业务发展的根本前提,这将有利于全体股东利益的提高和未来价值的增长,也会对当地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更大地助力于石家庄经济和社会发展。
南财:本次要约收购之后,会不会终止科林电气的上市地位?
史文伯:不会。海信本次要约为部分要约收购,不会终止科林电气的上市地位,按目前的股权结构,海信要约收购完成后上市公司的公众股东比例不会低于25%。
南财:海信取得科林电气控制权后,对科林电气有哪些初步的规划?
史文伯:海信成功控股科林电气后,上市公司注册地、生产地、纳税地、生产场所、管理机构等绝对不会搬离石家庄,现有骨干员工队伍将保持稳定,并且要将科林打造成海信能源产业总部并扎根石家庄,以科林为投资主体和管理主体,借助海信在全国各地市场、全球各国渠道,迅速扩大科林电气在全国、全球的机构、渠道布局,将海信的优势资源赋能科林电气,助力科林电气做大做强,走向全球,实现规模和效益腾飞,促进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实现。
南财:海信网能取得控制权后将为科林带来哪些助力?
史文伯:海信在首次公告中就已明确,本次收购科林电气是基于集团产业发展战略,海信布局新型电网、新能源是一项重大长远决策,这也是海信集团整体战略规划重要组成内容。海信在新能源领域布局已久,具备了市场上独特的竞争优势。海信储能产品凭借独特的节能、ALL-IN-ONE热管理技术等进入国电投、中电装备、中车等TOP10客户,稳居行业第一集团军;海信自研的功率器件、功率模块技术是电力电子行业的基础部件、核心部件,广泛用于变频、储能、充电等行业,不但解决国产化问题,而且已经形成竞争优势。这些硬核技术将助力科林电气在万亿级的全球新能源市场,打出独特的竞争优势与发展想象力。
南财:对科林电气未来长远的发展,海信网能有哪些计划和目标?
史文伯:海信在新能源领域布局已久,具备了市场上独特的竞争优势。首先海信在储能温控、功率半导体、软件、电力电子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及研发平台,将助力科林打造独特的产品竞争优势;其次,海信作为中国走向世界市场的电子产业代表品牌和厂商之一,可以在全国除河北以外的广大市场,借助海信全球营销网络、全球品牌营销能力帮助科林快速扩大规模,实现国际化快速发展;第三,海信可在管理经营效率、供应链平台、人才机制等方面全方位对科林进行加持和提升。海信有能力、有信心让科林从一个区域内领先的电力能源上市公司发展成为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电力能源企业。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我来说两句
推荐阅读
-
中国银行:下半年我国经济或快速复苏,全年增长4%左右图片来源:人民视觉中国银行研究院周二发布《2022年三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称,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或将进入快速复苏通道,...
-
上财:今年中国经济或增长4.3%,需高度关注青年就业2017年10月25日,西安,长安大学校园内,学生们在秋雨中现场求职。图片来源:人民视觉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本周发布报...
-
央行报告:2021年企业贷款利率创新低,东北降幅最大2022年6月13日,辽宁沈阳,工人在水发航宇星物联科技(辽宁)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制造安全控制型膜式燃气表。图片来源:人民...
-
一个月股价大涨近50%,东瑞股份加大押注“猪周期”,定增图片来源:图虫创意7月8日(周五),东瑞股份(001201.SZ)股价收于44.90元,涨7.78%,自5月30日以来其...
-
太阳能行业周报:产业链价格齐涨硅料涨势将延续多晶硅价格硅业分会和PV-InfoLink数据显示,本周全国单晶致密材料成交均价为28.96万元/吨,较前一周上涨1.9...
-
种业专家创新大讲堂在京成功举办7月9-10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联合主办的专家创新大讲堂在北京举行。本次大讲堂以“...
-
“20恒大01”本息兑付再展期议案未获债券持有人投票通过7月11日上午,恒大地产发布公告称,《关于调整“20恒大01”债券本息兑付安排的议案》未获债券持有人大会通过。恒大地产表...
-
城市圈乘车码互通刷码乘地铁哪家强?2017年起,公交码成为公交、地铁的标配。深圳地铁依然“孤傲”地实现北上广深的互通。三年前,上海地铁MetroMetro...
-
乘联会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榜:比亚迪、特斯拉、五菱前三,问2022年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57.1万辆,同比增长141.4%,环比...
-
Minisforum介绍新款UM560迷你主机,支持US今年6月,Minisforum发布了新款UM560miniPC,搭载AMD6核R55625U处理器,支持USB-C一线连...
作者信息